大連理工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通過強化榜樣引領、厚植師德師風、優化發展環境等系列舉措,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加大選樹力度,強化榜樣引領。一是以榜樣事跡引領砥礪初心。加大典型榜樣選樹宣傳力度,廣泛開展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書育人楷模、教育世家等推薦遴選,在教師節、教師入職、教師榮退等重要節點開展表彰獎勵,打造《師者如光》教師宣傳品牌,講好典型榜樣的教書育人故事?!锻醣娡性菏旷T背之年,初心不改》《開學第一天,89歲鐘萬勰院士站上講臺給學生上課》等被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報道。二是以育人文化傳承提振信心。將藝術展演作為教育家精神的宣傳載體,深入挖掘校史中的教師典范,創作大型話劇《屈伯川》《功勛教師郭可讱》、舞臺劇《士者豪情》,開辟專題報道欄目《大師領航》,傳承老一輩教育家建校榮校、矢志報國的情懷。三是以“傳幫帶”“老帶新”鑄就匠心。建立名師工作室和教師發展師隊伍,為青年教師提供教育教學、專業發展、心理健康等咨詢服務。推進青年教師導師制,為所有新入職青年教師配備指導教師,在職業生涯發展等方面進行指導,扣好“第一??圩印?。組織開展新老教師交流活動,通過座談、教師發展沙龍、青年學者發展論壇等方式,為青年教師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完善制度建設,厚植師德師風。一是健全師德師風工作機制。制定實施《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壓實二級學院師德師風建設直接責任的實施方案》,不斷健全師德“教育宣傳、監測預警、監督舉報、失范處理、考核審查、案例再教育”閉環管理機制,著力構建黨政齊抓共管、黨委教師工作部門統籌協調、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分委員會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強教師師德師風管理。堅持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招聘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導師遴選、評優獎勵、聘期考核、項目申報等首要條件和第一標準,嚴格執行從業禁止和教職工準入查詢制度,對師德違規行為“零容忍”。對于查實的違反師德典型案例,加大通報曝光力度,持續釋放違規必究、執規必嚴的強烈信號,引導教師主動查擺自省、以案明紀。三是強化師德師風教育培訓。在“i大工”APP開設師德學習專區,組織教師學習“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內容,把師德師風納入新教工入職培訓和在職教師日常培訓,常態化組織開展學習講演會、微黨課大賽、教育讀書班、“師道師行”教師思政專題培訓班等系列活動,組織覆蓋全體教師的師德警示教育,把師德警示案例學習作為全校教師思想政治學習的“必修課”,全面提高教師隊伍職業道德水平。
構建興才體系,優化發展環境。一是聚焦精準引才,完善有競爭力的人才引進體系。堅持學科規劃引領,明確引才目標,完善人才資源調查統計和實時評估制度,建設目標人才庫,實行動態跟蹤。規劃人才引進專項,系統搭建從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到青年科技人才的人才梯隊。二是聚焦精心留才,建設有吸引力的人才服務體系。強化青年教師支持,全面實施以老帶新的團隊培養制度,鼓勵青年科學家團隊開展創新性研究,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完善科研服務平臺建設,新建分析測試中心,作為校級公共平臺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的分析測試研究任務。新建英歌石科學城科技創新基地,為教師提供充分的辦公、科研、實驗場地。改善教職工在校生活條件,新建高端人才公寓,構建10分鐘上學上班休閑“一站式”生活圈。三是聚焦精細管才,構建有牽引力的人才評價體系。建立“評價有工具、入口有標準、過程有控制、聘期有目標”的分級分類考核評價體系,統籌開發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評價工具,制定專任教師、實驗技術、黨務、教育管理、德育等教師分類評價方法,鼓勵各級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四是聚焦精益用才,強化有驅動力的待遇保障體系。深化薪酬改革,合理增加工資總量,科學調整工資結構。強化二級單位績效考核,以“雙一流”建設核心指標為發展導向,突出關鍵業績指標牽引,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充分激發教師隊伍干事活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